周朝的服飾制度非常詳盡且嚴格,主要特點如下:
上衣下裳:
周朝服飾的基本形式是上衣下裳,上衣稱為“衣”,衣領開向右邊;下身穿著“裳”,類似于裙子。在腰部會束上一條寬邊的腰帶,肚圍前會加上一條像裙子的“韍”,用來遮蔽膝蓋,因此也被稱為“蔽膝”。
冕服:
冕服是周朝最尊貴的禮服,主要用于祭典。冕服由冠、衣、裳、蔽膝等部件組成,其中衣裳上繡有精美的章紋。在最隆重的典禮上,會穿著九章紋冕服。天子在盛大典禮中會穿著赤色的鞋子,而諸侯的蔽膝為黃朱色。
弁服:
弁服是次于冕服的禮服,其形式與冕服相似,但區別在于不加章紋。弁服有多種類型,包括爵弁、韋弁、冠弁等,主要差異在于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。
玄端:
玄端是天子的日常服飾,也是諸侯及其臣子的朝服。它是一種直筒式的長衫,將衣與裳連在一起,包裹住整個身體。
深衣:
深衣是一種特殊的衣裳形式,將上衣和下裳相連,雖然分開裁剪但上下縫合,因此得名“深衣”。
單衣:
單衣是一種無里子的寬大衣服,通常在春秋戰國時期流行。
幘:
幘是一種用來包裹頭發的頭巾,防止頭發披散,常見于周朝服飾中。
階級服飾:
周朝實行五等爵位制,不同等級的人所穿的服裝不同。例如,天子的蔽膝為朱紅色,而諸侯為黃朱色。士大夫以上直至君王在朝上及其它正式場合均穿三件上衣:外衣、中衣、內衣,內衣冬穿裘皮,春秋有繭、袍、炯、褶等。
總結起來,周朝的服飾制度不僅體現了嚴格的階級劃分,還在設計上追求精美與禮儀的莊重。通過不同的服飾和裝飾,周朝社會展現了高度的組織化和禮儀化。